简体版| 繁体版
支持IPv6
当前位置:首页 > 审计业务

连续两年摘得署优一等奖,他们这样做

2024-12-20 08:49     来源:审计署
【字体: 打印

临近中午,走进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孙家桥社区的朝夕生活馆,阵阵饭菜香飘出,工作人员正忙碌着打包一荤一素一饭的老年助餐盒饭,为社区内老人送餐上门。据介绍,该生活馆从今年4月底开始启动送餐服务,70岁以上老人订购套餐费用5元或6元,90岁以上老人则全免费。

该地老年助餐服务的开展得益于审计工作推动。2022年4月,柯桥区审计局在“绍兴市柯桥区城乡协调发展情况专项审计调查”项目中发现,养老服务补贴尚未实现全域全适龄人群覆盖。针对该问题,相关部门落实整改,出台柯桥区老年助餐服务工作方案,每年新增民生保障支出900余万元。

该专项审计调查项目推动出台和完善民生政策18项,查出违法违纪案件线索13个、违规及管理不规范资金1.02亿元,助力柯桥高质量建设共同富裕先行示范区,荣获2023年全国审计机关优秀审计项目(县级民生类)一等奖。至此,柯桥区审计局连续两年摘得署优秀审计项目一等奖,创造了县级审计机关少有的佳绩。

审计组获得的表彰及部分组员

全局观念做筹划

获得一等奖的喜讯传来,审计组不禁舒了口气:“我们实现了职业生涯的高光点,真的如释重负。”

2021年5月,党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赋予浙江为全国推动共同富裕提供省域范例的特殊使命。作为绍兴市经济体量最大的区,柯桥区承担着“领跑全市、竞跑全省”的重托。

如何在推进共同富裕示范区方面贡献审计力量?2022年4月,柯桥区审计局践行研究型审计,将共同富裕概念集成的“绍兴市柯桥区城乡协调发展情况专项审计调查”列入审计项目计划。

共同富裕与人民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等诸多领域,审计组意识到,框定审计范围,抓住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成为关键。“不能脚踩西瓜皮,滑到哪儿算哪儿,我们必须树立全局观念,做好筹划。”柯桥区审计局财政社保审计科原科长潘骏介绍。

审计人员现场走访生活垃圾处置中心

项目组围绕共富示范先行工作目标,编制审计“施工表”,优化审计实施方案,逐一分解细化成18项审计事项清单。柯桥区审计局副局长、审计组长任永江介绍:“‘施工表’既是工作清单,又是‘责任田’,我们抓好审计现场管理,围绕审计目标、实施步骤、预期成效,坚决不让工作打折扣。”

业务会议成为确保审计靶向发力的关键方式,项目主审金菊兰形象地称之为“众星拱月”——统筹财政、社保、大数据审计等业务骨干,及获得署优、省优项目的精英力量,集齐全局智慧共同为项目出谋划策。她回忆,5次业务讨论围绕实施方案是否偏离、成果是否深挖、专报是否再精炼等不断交锋,一开总是三四个小时。

同时,项目组对审计组成员阶段性成果进行晒比、测评,将事项落实到人,倒逼成果暂时落后的审计组成员加紧发力。这让刚来两年的审计“新兵”俞笑梦吃了一些苦头:“当时分数出来排名靠后,我感觉有些压力,项目组其他同事就帮我厘清审计思路,突破关键问题。”

保驾护航为民生

在2024年巴黎奥运会开幕式上,世界各地的部分运动员的运动服、手中挥舞的国旗把柯桥纺织制造送上国际舞台。柯桥区素有“国际纺都”的美誉,拥有全球最完备的现代纺织产业体系,贸易覆盖210多个国家和地区,吸引大量外来人口集聚,常住人口中非户籍人口占比近四成。那么新“柯桥人”是否与户籍人口享有同等的基本公共服务?

审计发现,2020-2022年,在柯桥区镇(街道)财政体制结算中,仅对户籍人口按80元/人的基本公共服务标准纳入镇(街道)固定财力由区级财政予以保障,而约20.55万其他常住人口尚未纳入相应的区级财政保障。

根据这一问题,柯桥区财政局完善与常住人口相适应的基本公共服务财力保障机制,对2022年末镇(街道)的户籍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一律按85元/人统一标准纳入区级财政保障,确保公共服务普惠共享。

柯桥区财政局相关工作人员感慨地说:“与我们财政绩效评价相比,审计监督覆盖全、专业力量强、结果权威性高,有助于保障民生政策落地见效。”

柯桥区稽东镇冢斜村,是第五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亦是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此地为大禹后裔的集聚之所,禹妃墓葬坐落于此,更是早期越国的初都之地,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

包括冢斜村在内,审计发现2021年度柯桥区南部山区75个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的平均总收入仅为柯桥城区87个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平均总收入的56.15%。城乡的收入规模和自身“造血”能力有差距,审计建议加大政策引导,以强村富民集成改革为抓手,通过拓展农业农村产业链等方式,进一步整合激活各类资源。

区农业农村局对审计发现问题及时整改,2022年,79个经济相对薄弱村联合出资筹建绍兴市柯桥区抱团物业管理有限公司,通过投资“飞地抱团”项目,即新建厂房、宿舍等工业物业用房进行出租,实现每村32万年分红。“原来79个村的2021年度经营性收入全部低于100万元,进行‘飞地抱团’后,以后每年有32万固定收益进账,解决了偏远薄弱村‘造血难’问题。”审计组欣慰地说。

今年初,柯桥区委印发《关于进一步推动南部山区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意见》,进一步落实审计整改意见,加大扶持力度,塑造乡村振兴新风貌,打造共同富裕县域样板。

强化整改重长效

《共富领域审计问题清单》是审计组引以为傲的成果,翻开这份清单,上面清晰归纳列示出4大类15小类问题,每类问题后概述出常见的具体情形,如社会救助对象不全面、村级资产资源交易不规范、农民工权益保障不到位等,然后依次标明发生频次——30次以上的为高频,29至15次为中频,14次以下为低频。数字最具说明力,审计统计发现有些问题竟反复出现达110次之多。

这份清单凝结了项目组数月的心血,他们梳理近三年来柯桥区审计局实施的66个审计项目中发现的1245个问题,提炼出柯桥区城乡协调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多发性、易发性问题692个,归纳形成了清单,防范化解风险隐患。

《共富领域审计问题清单》提升了审计整改“下半篇文章”质效。柯桥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批示,要求“认真对照,逐项深化,把问题清单转化为工作清单”。由区委副书记牵头,组织共富办专题召开审计整改推进会。

审计人员现场走访高标准农田项目

除此之外,审计组注重“二次开发”,归纳总结审计发现的具有普遍性且多发的问题,以《审计提醒您》的方式抄送全区相关部门。《审计提醒您》将审计发现的“点”上共性问题进行“面”上提醒,推动各单位自查自纠、举一反三,促进被审计单位以及全区其他单位从“面”上整改问题。

柯桥区审计局局长李伟根说:“从‘点对点’反映被审计单位问题,到‘点对线’反映行业系统风险,最终形成‘点对面’特定领域负面清单,通过1份调查报告、20篇审计专报、5篇《审计提醒您》,构建全方位立体式审计整改模式。”

近期,绍兴市柯桥区马鞍医院即将投入使用,作为审计整改的“衍生产品”,这意味着占马鞍街道常住人口数80%的外来人口可以在家门口享受更为便捷、高效、优质的医疗健康服务。审计组成员笃定地说:“通过审计工作让弱势群体得到关怀,社会公平得以彰显,这是我们最强烈的职业荣誉感。”

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无论是老“柯桥人”还是新“柯桥人”,民生无小事,审计都全力维护和保障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对于绍兴柯桥审计人来说,在“浙”里推动民生政策落实,筑牢共同富裕根基是他们的职责使命,就像他们的同乡鲁迅曾说的,“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